今年,在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專門設立了一個珠寶首飾展,滿眼的珠光寶氣,很多人卻只能是外行看看熱鬧。那么,就讓廣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的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陸東農為您“掃掃盲”吧。
欲辨寶石真假最好讓儀器檢驗
在這次博覽會期間,廣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專門在珠寶首飾展上設立了一個咨詢的展位,并搬來了一臺檢驗珍珠的儀器,可以當場對珍珠進行檢驗。本報特邀的觀眾劉燕玲一進入珠寶首飾館就開始禁不住贊嘆起來,翡翠、和田玉、珍珠、水晶、玉原石等等,讓人很難不心動。
“怎么識別玉的真假呢?”劉燕玲把這一問題拋給了陸東農,陸東農是教授級的高級工程師,從事珠寶玉石、巖石礦物鑒定工作已有20多年。陸東農告訴劉燕玲,光玉就有幾十種,如果從來沒有學過有關玉的知識,根本無法辨別其真假。比較科學的辦法,是將玉拿到位于南寧市新竹路的廣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去做紅外光譜分析,看玉石里面有沒有人工添加的填充物。
玉石易碎并非硬度不夠
“說說看,你們都懂哪些寶石的專業術語?”陸東農問。想了半天,記者和劉燕玲也只能答出“光澤”、“硬度”等詞語。陸東農稱,不同的寶石確實有不同的光澤,如翡翠是玻璃光澤,和田玉是油脂光澤。不同的寶石硬度也不同,用作裝飾品的寶石,其摩氏硬度一般在7以上。對比一下就知道了,指甲的硬度是2.5,小刀的硬度是5,最硬的鉆石,其摩氏硬度達到了最高級別10。“既然寶石的硬度一般有7以上,為什么玉容易摔碎呢?”劉燕玲不解地問。陸東農介紹說,玉里是有紋理的,寶石切割時,往往要按其生長的紋理來切,所以如果玉被摔的時候,剛好沿著其紋理,就易碎。
在珠寶首飾展里,玉手鐲恐怕是最常見的寶石飾品之一了,看到這么多款晶瑩剔透的玉鐲,劉燕玲又問:“老人有種說法,說親人去世后,把玉手鐲拿去陪葬一段時間后,玉會越來越好,是這樣嗎?”陸東農說,這就涉及中國的玉文化了,中國人愛玉,所以賦予了玉感情,把玉和去世的親人放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玉的物質成分會產生一些化學融合,就有可能會有變化。對生者來說,覺得玉變好了,是將對親人的感情和玉文化賦予了玉的身上。
不同珠寶保養各異
而對各種珠寶的保養,陸東農也一一做了介紹。如玉器首飾只需定期用清水清潔,再用干布抹干即可;珍珠首飾的保養應注意避免接觸酸性物質及化學品,如香水、肥皂、定型水,不要戴著珍珠飾品煮食,佩戴珍珠后,尤其在炎熱的日子里,需把珍珠用濕毛巾抹干凈后再保存。切勿以水清洗珠鏈,如佩戴時出了很多汗,亦可用軟濕的毛巾小心抹凈,風干后保存等。而對鉆石飾品,則要注意勿佩戴鉆飾游泳,以防池水的氯損害及氧化首飾等。